全国服务热线:400-800-9856
特色服务 Categories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手机:
139-2658-3698
电话:
0755-89985661
邮箱:
kemei56@163.com
地址:
广东省东莞市凤岗广源物流城
新闻动态 NEWS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动态 >
共享经济引发热议 “U递”为破局而来
添加时间:2016-08-22

 共享经济引发热议“U递”为破局而来

 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,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。网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、各行业的跨界融合,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经济,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、消费方式、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。

  2016年上半年,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2.5亿件,同比增长56.7%;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14.6亿元,同比增长43.4%。

  在一个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时代,人人都是“剁手党”,每个人都享受着发达物流带来的便利。但是,除了大客户有优势,对于普通大众需求,快递费用是昂贵的,在节省快递费用之外,如何还能获益?“要想突围,必须要标新立异”,U递走出了一条不凡之路,创新思考之后U递产品中加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——推广赚佣。

  U递为破局而来,共享经济人人受益

  交纳29.9元成为会员后,用U递下单发快递,每单可享受20%补贴。这样一款寄快递的软件迅速的火遍朋友圈,也招来一些质疑之声,那么先看U递是如何让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:

  省钱:自己发快递,每发一单,都有平台自动补贴,随机20%-100%。使用U递寄件的话,U递会返利7元、12元、18元、甚至更高额度的补贴。

  赚钱:通过你的邀请码,购买29.9元会员,你都会有7元返现。比如:滴滴打车每次支付完成后,都会推送一条信息,让你分享给你的朋友,你和你的朋友都能使用优惠券。而U递不需要寄完件后再分享,下载U递APP成功购买会员后,直接分享给朋友,你的朋友购买会员成功后,你就有7元。

  对U递涉嫌传销的质疑,主要集中在两点:第一、U递一边拉人头收会员,一边补贴用户,算不算“庞氏骗局”?第二、U递三级分佣模式是否构成传销?

  质疑难免,还须看创新模式是否合规

  U递采用发单奖励+三级分佣吸纳新会员,同时给予每单20%-100%的快递补贴,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“庞氏骗局”。此前已有微信号揣测,这是用后进来的会员费补贴前面用户的快递费用。

 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从法律的角度来讲,三级营销并不违返任何法律法规。那么快递的补贴谁来出?真的是来自后来购买会员的用户吗?对以服务品质著称而价格高于行业均值的快递公司来说,直营模式首先保证了用户服务的质量,当一个庞大体量的订单以及U递模式趋于成熟,必定会吸引风投资本的介入,那么用户所交的29.9元更接近于“众筹”的概念,购买会员的人相当于参与了U递的网络众筹,而U递发展是具有前瞻性的,在会员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,会有很多更多的收益来源,包括广告,包括战略合作等等,这和嘀嘀打车前期很相似,注册会员数量越来越多,模式的变现可能性就越大,渠道也会越宽阔。

  那么,U递三级分佣模式构不构成传销?需要注意的是,从目前的案例来看,传销基本是无产品、虚拟产品或者定价明显超过本身价值的产品,以U递本身的商品属性来看,在商标法事务中,适用于狭义的商品的有关规定,也同样适用于服务。也就是说U递所营销的商品是符合商品基本属性的,且属于服务型商品,这点和滴滴相似。U递的分佣模式正是摒弃传统广告推广,将所有推广费用以个人奖励的方式返回给用户。

  再来看组织架构,传销属于金字塔形模式,可以无限发展下线拿提成,无限的概念就是第一级可以无限抽取最底层的分成。以目前U递的三级分销模式看,最多只有三层关系,也就是说到了第四层,第一层就不会再从第四层抽取佣金,而只是在所有第三层的关系里获得利润。这就好比用滴滴的分享抵用券可以分享给朋友的朋友,只不过第一和第二次分享的人同时获利,增加使用率的同时,也能因为分享被使用而获利。

 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没有会费,这还要看营销的目的,传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牟取非法利益,需要缴纳高额会费或购买昂贵的产品才能入会,而U递模式的本身更像是服务于中小型或创业型企业,以及淘宝微店的商户,让真正有批量使用快递需求的人群从中获利,由模式创新来打破快递乱局。

  在U递三级分销模式中并无囤积商品,也没有门槛,30元的会员费用,怕是够不成“昂贵产品”,况且没有购买会员享受不到折扣更谈不上分享赚取佣金。

  没有一家“传销”组织会做赔钱的营销

  综合目前网络流传的观点看,争议举例也看似有倾向性歧视。比如用“湖南省一手易卖商贸有限公司涉嫌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传销”一案做类比。如果详细了解该案件案情,不难发现重点是,“个人购买398元的某面膜(或不低于398元的产品)方可加盟”,这从根本上已属于上述昂贵商品或与实际价值相差悬殊的范畴。

  再比如以《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》来上纲,我们看到该文件对传销提法的前提:一是明确引诱胁迫、骗取财物,二是扰乱经济的传销组织。但以目前质疑者的图片标注,看似有意规避了前述这个必要条件。

  更为关键的是,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所有违法传销案例来看,没有一家传销公司会去赔钱做营生,一个不为赚取巨额利润为目的的传销营销行为本身就是不存在的。

  用以上两个案例来对比质疑,基本可以看出,争议本身偏离或回避了对U递模式本身的肯定,更像是来自快递行业竞争的挤对,或来自于其他快递类APP产品之间的攻击。也有另外一种争议,就是电话客服回应之说,这也基本能判断提问方式本身有引导成分,况且一家重口碑的品牌在合作模式上更加趋向于谨慎的态度。

  谨慎旁观,只看是否得到真正实惠

  在这样一个人人快递的时代,我们每个人其实或多或少都会与快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即使不寄也要收,而U递的推广赚佣正是瞄准了这一点:会员将好的产品推广给好友,好友省钱的同时会员还能赚钱,无论对品牌的口碑传播还是对于用户本人而言,都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。U递除了兼顾上述两大优势外,还为用户提供了“任意快递速查”、“一键追踪”、“签收提醒”等服务,将“智能快递服务”融入U递中,一次解决用户的多种需求,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。

  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,对于一款新产品和新模式的诞生,必定有人乐观也会有人唱衰,这需要分析判断发表言论者本身的价值观和位置的不同。谨慎旁观是好事,也要看是否顺应社会发展趋势;是否改变或优化生活方式,从而提高生活品质;是否让用户得到了真正的实惠。就好像当年滴滴和快嘀之间的补贴大战,所有的人在热议两家创新模式驱动的公司什么时候“烧完钱”,但是大家同时也真正享受到了1元打车的实惠,并且分享和传递给了身边的朋友,也逐渐接受了这种出行方式。而这样的事情,也正发生在快递行业,U递模式也为体量庞大的电商从业者、小微企业、微商商户提供了切实需要的服务。

  据最新的消息显示,目前资本市场已经注意到了U递现象,并且领投人已经确定,跟投公司正在谈判的过程中。

  推荐线路 Recommended Lines